cdxy.me
Cyber Security / Data Science / Trading

上次记录自己的思想变化在 《毕业两周年小结》,接着那个时间点向后记录。

从关注目标到关注成长

回到2019,彼时仍是老板给我安排工作内容,我做的还ok。但一个非常可怕的事实是,我切实感受到成长速度慢了:早期我一头扎在技术里,在一个不到十平的小隔断间住了一年,每天11点回去仍忍不住打开电脑搞搞技术——那种“进化感”没有了,于是生活也失去快乐。

晋升答辩之后,老板期待我能够从“技术突破”到“业务突破”,也就是从“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已有产品的某个功能点”到“还可以搞什么新业务”。这个问题为我指明了方向,它够大,够我激动好一阵子,但是这件事过后,我又将追求什么?

在打怪升级的过程中,我感受到工作就是这样一个循环:

我把“目标实现”与“产生快感”这两个维度综合来看,发现实现目标不一定会快乐;目标没实现有时候也会产生快乐,从而认识到:我的快乐并非来自目标本身,而是「成长的速度」。

接下来的一个问题:怎么保证快速成长?一堆action在脑子里,比如:

  • 学技术之外的东西——开始学习产品思维。
  • 设定正反馈循环——公司KPI体系之外的个人成长KPI。
  • 打开信息输入——重学英语,投稿刷会议,养成看书的习惯。

有用,但还不够深。

践行成长

我们平常做的最多的事——做决策,大到人生规划、职业规划;小到选业务方向,选股票,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在认知边界内的有限选择,都是决策。

y=f(x)简单表达决策产生过程,其中:

  • x: 信息输入
  • f(): 思维模式
  • y: 决策/结论

这里讨论的“成长”,就是不断优化f()的过程,用一个飞轮的结构来表达:

信息通过思考产出决策,决策指导实践,实践带来更多的信息反馈,这些新的信息输入使思维模式不断优化升级,其迭代速度就是本文中所定义的“成长速度”。

那么,为加快思维模式的迭代速度,最终要的是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输入。这个信息来自两块:

  1. 直接学来:你所认可的“真理”,如数学逻辑物理逻辑,可被直接取用。
  2. 实践检验:随着我们解决问题的加深,越来越多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,要用 假设-检验 方法获取反馈。

创业的选择

在上面这个认知进化的飞轮中,有两个点可以施加外力来提升速度:

今年3月底离职选择创业,也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:

  1. 打开信息量:从杭州到北京,从大厂到创业公司,信息输入发生结构性变化,其程度远超“搞几个国外产品的RSS”、“多和其他团队交流”这些局部优化点。
  2. 获得实践机会:很多判断,在当时的环境下没有机会得到验证。所谓推动业务,各位肯定深有体会,当时的组织模式只有少数安全细分市场能够选择,我可以跳出某个产品某些需求的框,但是跳不出组织架构的框。

在当时那个十字路口,“创业能提升信息量和获得实践机会”这仍是个大概率的假设而已,我还考虑过用出国的方式来执行“扩大信息量”。回看当初的选择,有一种注定的感觉:我的思维模式是确定的,得到的信息是确定的,再回到那个中午,结果也一样是确定的,其实不存在什么偶然性。

再加一点主动因素,为思考和学习留出时间。德鲁克在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》一书中提出:管理者真实剩余自由时间大概只有四分之一。我一直用ihour app做时间管理。通过记录发现只有五分之一时间用来主动学习,这一客观情况比主观感觉少了很多。

日常工作被非常多看似火烧眉毛的小事占据,放手不管会有什么问题呢,其实没有大问题,真正的大问题是看不清未来或者没想好怎么走过去。

这是个死亡循环,要求管理者具备对“失序”的容忍力:让混沌丛生,然后掌控混沌。认识到第一要务是想清楚战略,然后在用人或者培养人下功夫,而不是解决日常杂事。

对创新的认识

《创新者的窘境》一书中提出「延续性创新」与「破坏性创新」两个概念。个人认为,创新只有一种模式,就是对原有知识的重新组合。

技术的一个例子,在我们解决webshell查杀这个问题时,只懂webshell攻防的人做了第一版,懂研发和编译原理的人做了第二版,懂算法和机器学习的人做了第三版。我们常常看到“不就是把xxx算法搬过来了”之类的评论,不知这就是创新的主要形式,这就是推动技术进步以及世界进步的力量。

回到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:安全行业何时从马车变成汽车,不在技术突破,不在商业模式突破,而是如何把技术和商业模式结合。我想其灵感一定来自于行业之外,跳出来,就是实现创新的第一步。

对经验的认识

另一个变化是“如何对待经验”,这个经验可能是实践得出的,也可能是哪个前辈传授的,我们使用这些知识指导实践的时候应该抱有什么态度?

首先第一个观点:没有所谓亘古不变的真理。所谓知识、科学也只是经受住了人类已有认知的演绎。从牛顿力学,到相对论,到弦理论,所谓“真理”一直在变。但是这些在今天看了并非真理的论述,仍然可以孕育出工业革命。因此,我倾向于用「求是,不求真 」的态度指导实践。

这样一来,可以有信心对任何“经验之谈”提出质疑,这个质疑不在于是否是事实,而是“这个经验是否适合解决当下的问题”,看重环境、外在因素的变化,以及内在驱动力——你是要从小水坑爬出来,还是要做多大的颠覆。

颠覆的两个必要条件,第一是“正确”,第二是“逆行”,当一个观点被大家公认的同时,它也无法创造出巨大价值。也就是《从0到1》书中的面试问题:“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”。

因此,被泼冷水,挑战权威,孤独,等等这些现象,是通往颠覆的路标,必须被一一确认才行。

这里举一个对安全行业的思考,安全行业当下的人才涌入速度远大于市场成长速度,所谓的“内卷”感受日益严重。厂商认为,单一产品无法转化高价值,而必须要多搞产品,形成产品矩阵,自己的赛道吃完还要吃别人的,导致同质竞争、利润下降,进而再开辟领域研发更多的产品。和国外安全厂商对比起来,如某前辈所言:国外是一个产品尽可能卖多个客户,国内是一个客户尽可能塞多个产品。

这个“内卷”循环,深挖一层,基于下面两种假设:

  1. 安全行业碎片化严重,细分市场小,所以必须占多个赛道。
  2. 获客成本高,其中尤其是商务成本,无法被复制摊薄。

我们看到的“中台模式”、“SaaS模式”、“伴生服务模式”均已开始像这两个假设发起了挑战。相信打破这两个基石假设,是初创公司成为独角兽的机会。